中華日報1日社論:台南市水交社正進行市地重劃,在整地過程挖出六十多座古墓,據研判可能是台灣已知最大的明清古墓群,市府未做好現地保存,反而將古墓棺槨移離原址,做法相當粗糙,甚至有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嫌,後續可能還會有古墓出土,目前是否應當即暫停移地,做好考古後再行妥適處理,委實值得研議。

 
 水交社是台南市的重要眷村之一,配合八十五年訂頒的《老舊眷村改建條例》,眷戶大多已搬遷一空,除了八棟空軍官舍因列為市定古蹟,獲得保留之外,其餘都被夷為平地,目前正進行重劃工程。該重劃區坵塊完整,交通與生活機能均佳,一旦完成開發,對台南市未來發展頗有助益,尚未推出即廣受注目。  水交社重劃工程急如星火,明清古墓群的出土,是否會對重劃進度與後續標售造成干擾?答案當然是「會」。不過該批古墓埋葬年代,如可上溯到明鄭時期,在台灣開拓史上將具有一定的地位,也具有保存價值,在未經深入鑑定之前,貿然「移地保存」,文化觀光處雖辯稱非配合工程完工壓力,而是出於專業判斷,但仍難杜悠悠之口。 依照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規定,主管機關發現疑似遺址時,應採取必要措施予以維護保存,該法第三條說明,遺址指蘊藏過去人類生活所遺留具歷史文化意義之遺物、遺跡及其所定著之空間。這麼大規模且年代久遠的墓葬,應不應列為遺址,或許可以做為學術研究的課題,在沒有定論之前,至少應現地保存,或採取搶救性質的考古,以免遭受破壞及滅失

在專家眼中,明清時代的墓葬根本不算「古」,大可不必慎重其事的現地保存,然而在台灣所發現的明代古墓寥寥無幾,其珍貴價值不言可喻。其中立於明崇禎十五年(一六四二年)的曾振暘墓,是台灣本島年代最早的墓塚,與立於明永曆年間的藩府曾蔡二姬墓及藩府二鄭公子墓,同被列為台南市古蹟,這三處墓塚,都與此次挖出的明清古墓群地緣相近,後續是否會有年代更久遠的古墓出土,現在還很難說。  台南市南山公墓的位置,在大成路以南,不過早在日據時代,出了大南門就是墓葬區,當地俗稱「鬼子山」,後來才雅稱「桂子山」,水交社眷村位於桂子山範圍內,其基地內埋藏有古代墓葬,並不足為怪。除了已挖出的六十多座古墓之外,地底下是否還有其他未知的祕密,不論基於文化考古,或該重劃區將來居住者的權益,都應該探查究竟。


 在都市發展過程中,「人鬼爭地」很難避免,對古墓的挖掘與研究,並沒有甚麼好忌諱,但應該還可以更細膩一點,千萬不可發生怪手「摧枯拉朽」情事。如果水交社明清古墓群經確認有歷史價值,或許應考慮變更重劃區範圍,做更完整的保存。

 

 今年元月間,施工單位挖到一些古墓,以為是「單一事件」,沒想到越挖越多,兩個多月來已挖出六十多座古墓,還有許多古物,包括帶有銘款的陶瓷、明代風格的金屬髮冠、罕見的清初吳三桂世藩錢及簪環、墓碑等古物,從豐富的出土物和廣闊的面積來研判,這可能是台灣發現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墓群。

 中華日報社論http://www.cdnews.com.tw 2009-04-01 07:39:4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ncpa 的頭像
    tncpa

    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

    tnc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